- 29
- 评论
- 收藏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每年3月5日,总有一个闪光的名字,被人们不约而同地想起。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图源:中央档案馆)
雷锋的话语和事迹我们并不陌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如今听来依然充满力量、直击人心!
365bet网据军旅作家丁金栋先生在《档案春秋》的追忆文章记述,1961年4月21日,雷锋应邀到大连旅顺驻军作报告。我曾跟随他采访两天,他的一言一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记得雷锋报告结束后政治机关派一名干部去车站为他送行时,给他买了一个面包作午餐,开始雷锋谢绝不收,后来实在推辞不掉收下了,但从衣兜里取出三两粮票说:“谢谢你们的关怀,粮票必须要交,每个人的口粮都有限,你若不收粮票面包我不能拿。”万万没有想到这就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雷锋。
1962年8月15日是个不幸的日子,这天,年轻的共产党员雷锋同志因公殉职。雷锋同志的追悼会于8月17日举行,灵堂设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礼堂大厅上方悬挂着一条黑字条幅,上面写着“公祭雷锋同志大会”。雷锋的遗体被沈阳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及抚顺市政府等敬送的数百个花圈所簇拥。
雷锋在旅顺海军部队作报告
1962年8月17日,抚顺党政军民举办公祭大会
追悼会宣布开始后,告别大厅内一片哭泣声,前来悼念的人络绎不绝。抚顺市区内马路两旁站立着数以万计的群众为雷锋送别,其中有部队的干部、战士,还有工人、农民、学生、儿童,他们都自动地戴上黑纱和白花……追悼会结束后,抚顺群众护送雷锋灵柩前往戈布烈士陵园
热潮 1963年2月22日,毛主席应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请求,为雷锋同志题词。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此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每年的3月5日也被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而在上海,开展向雷锋学习的群众性活动可以追溯至更早之前。
据雷锋史料收藏家冯建忠在《新民晚报》刊文中记述:
1963年2月15日,共青团中央号召在全国青年中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上海《青年报》在2月16日转发了相关消息,这也是上海地区较早关于学习雷锋的报道。此后不久,上海在2月27日、28日,3月1日、2日这四天,学习雷锋活动就已经很红火了。仅2月28日的《新民晚报》上有关学雷锋活动的报道就有4篇,其中头版有3篇。全国学习雷锋是在3月5日之后,而上海在2月27日、28日就举办了这么多学雷锋活动。上海“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部队老兵窦芒在着书《情怀——雷锋文化在上海》中回忆:2月27日、28日,雷锋生前所在运输连八班班长刘景凤,分别为驻沪陆海空军和公安部队举行了雷锋事迹报告会。
雷锋生前战友刘景凤和伊阿德在文化广场作雷锋事迹报告(上海市档案馆藏)
3月1日,雷锋生前两位战友刘景凤和伊阿德,在文化广场作了一次大型报告会。一万多名上海青年聚集在此,会场两侧已挂上了毛主席、周总理题词,人们情绪高昂,会场掌声雷动。报道局部翻拍
档案此后,上海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从工厂、部队、学校到居委、弄堂,到处可见人们“学雷锋做好事”的身影。
在上海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有一组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照片,展现了当时上海普通民众人人争当“雷锋”的生动图景。
国棉六厂女工正在阅读“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五好工人”的黑板报(上海市档案馆藏)
曹杨二村居民举办学习雷锋故事会(上海市档案馆藏)
徐汇区三八理发店的七个女理发员学习雷锋事迹(上海市档案馆藏)
徐汇区爱群幼儿园的保育员用雷锋的故事教育小朋友(上海市档案馆藏)
中学生学雷锋小组正在开展活动(上海市档案馆藏)
义工们在托儿所开展学雷锋活动(上海市档案馆藏)
闸北区番瓜弄的居民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好事(上海市档案馆藏)
传承2021年3月4日,当年来上海宣讲雷锋精神的雷锋班长刘景凤时隔58年重返上海时,已是一位84岁老人。
刘景凤在上海中福会少年宫的雷锋像前追忆往事(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不管怎么变,雷锋精神一直都在。”刘景凤说,上海是全国最早大规模开展学习雷锋的城市之一,当年他的报告会在上海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而现在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上海城市精神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刘景凤1963年还曾来到上海中福会少年宫向600多个少年队员、辅导员讲述雷锋的故事,并亲手种下树苗。如今小树苗已然长成参天大树,而雷锋精神也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
当年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一个甲子以来,上海作为弘扬雷锋精神的高地,拥有着独特的“雷锋文化现象”:从毛泽东旧居“雷锋驿站”、崇明雷锋纪念馆、雷锋收藏沙龙、地铁雷锋展馆,到公园里的雷锋墙、广场上的雷锋雕塑、学校里的雷锋馆,再到报刊书籍上的雷锋等等……这些雷锋载体,使这座城市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依然保持了崇德为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1963年2月26日起,新民晚报开始连载海派绘画名家汪观清创作的重大题材连环画《伟大的普通一兵》,歌颂雷锋的光辉一生,共84幅。上图登载于1963年3月1日新民晚报第三版
1963年3月28日解放日报第4版刊载的“向雷锋同志学习”专栏
2000年,志愿者帮助残障人士登上东方明珠塔(上海市档案馆藏)
2013年2月22日,雷锋雕塑在朱泾中心小学揭幕(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2017年3月3日,学雷锋,见行动——党团员志愿者在万体公交枢纽站张贴学雷锋宣传画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小到修缝针、伞柄、电饭锅,大到修热水器、门窗……金山区山阳镇松卫老街有位80多岁的赵琪老人,不收礼、不收钱,为民服务,乐在其中(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于2021年3月3日)
2021年3月5日,志愿者在上钢新村街道雷锋驿站为周边居民及往来游客提供便民咨询、应急服务
2022年3月3日,志愿者在金山区朱泾镇金上海广场开展学雷锋服务(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2022年3月4日,上海建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校内雷锋馆向来访的小同学们动情讲述雷锋的故事(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来自海地的留学生博尔特自2019年加入上海志愿者队伍以来,每周都利用业余时间在豫园商圈为中外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新民晚报记者 杨建正 摄于2023年3月3日)
- 29
- 评论
- 收藏